10个好习惯帮助2016考研冲刺效率翻倍

点击数:397 | 发布时间:2025-05-01 | 来源:www.huijvwang.com

    2016考研冲刺交流群:
    172491689

    考研冲刺复习阶段,时间是十分宝贵的,细节上的得失影响力也在扩张。所以说,最后阶段,大伙必须要培养好习惯,注意细节。下面中公考研推荐10个好习惯,期望大伙可以认真践行。

    1.拟定科学适当的复习计划

    每一个人的学习状况不同,复习计划也会有所不同。但在复习计划里必须要明确一点:多久内,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。并且要尽可能将如此的计划做细一些,好细致到一周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。如此详细的计划会叫你的复习更有目的感,落实起来有据可依也会更好。除此之外,在拟定复习计划时必须要找到我们的薄弱科目,为薄弱科目的复习多安排些时间。总之,考研复习就像马拉松,以肯定的节奏有步伐地坚持跑下去,才能获得好成绩。

    2.不同科目交叉复习

    不少同学在学习与制定复习计划时,一直喜欢半天或一天复习一个科目,而且一下复习很久,其实如此做是不科学的。研究表明,内容的相似性越大,相互间的干扰也就越大。而且由于复习一个科目的时间过长,容易产生厌倦感。所以,在复习时应该不同科目交叉复习,假如能做到文理交叉复习,则成效会更好。

    3.按期对复习进行深思

    有同学在复习的过程中只顾埋头复习、勇往直前,从来不回过头来深思自己这期间的复习情况,。由于感觉回头来看是费时,影响前进的速度。但事实上,大家是需要不时回头深思我们的。按期深思一下近段时间的复习情况,有益于大家准时总结复习中的成败,找出复习成效不佳是什么原因,发现复习中的薄弱环节等等,而所有这类将使大家在复习的道路上少走不少弯路。

    4.准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

    拟定完复习计划之后,必须要严格实行,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复习任务。把每一个规定的复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,依据复习内容,为每一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复习任务,并需要自己需要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复习任务。如此做,可以降低乃至防止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状况,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。还可以在完成每一个具体的复习任务后,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,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复习中去。总之,千万不要当“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。我生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”的蹉跎先生。

    5.做好笔记

    在认真复习、听辅导讲坛的同时,必须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。对重点内容、疑难问题、重点语句进行“圈、点、勾、画”,把一些重点性的词句记下来。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多种颜色的笔。有实验表明:上课光听不记,仅能学会当堂内容的30%,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学会50%,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要紧内容,在书上记有关要素的重点的语句,课后再去整理,则能学会所学内容的80%.

    6.复习时做到“心到、眼到、口到、手到”

    有同学在复习的时候,总是只用双眼看。如只看数学公式、英语单词,不动手写,也不动口读。结果发现,在做题的时候总是将公式写错,将单词遗忘。朱熹过去提出,念书要做到“三到”:“谓心到、眼到、口到。心不在此,则眼不看仔细,心眼既不专一,却只漫浪诵读,决不可以记,记亦不可以久也。三到之中,心到最急,心既到矣,眼、口岂不到乎。”。在此基础上,还需要加上一个好加上一个“手到”。其实归根到底,就是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要多通道协同记忆。现代科学研究表明,人从视觉获得的常识,可以记住25%,从听觉获得的常识可以记住15%,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,可以记住65%.假如在加上动觉的参与,即“手到”,相信记忆成效会更好。所以,在复习的时候,考研教育网提醒同学们必须要做到注意力集中、双眼看、嘴巴读、手在写。此法特别适于复习外语、政治、数学公式这种一记忆性较强的学科内容。

    7.形成常识互联网

    考研需要复习的要点很多,将所有常识形成互联网就尤为重要。举例来讲,假如已经复习完了政治科目中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所有要点,这时需要跳出单个微观要点的局限,将自己放在一个较为宏观的地方来俯瞰这类要点,找出这类要点之间的内在联系。假如已经复习完了几个常识块,也同样要俯瞰这类常识块,找出常识块之间的内在联系。总之,不可以让要点零散地堆积在大家的头脑里,必须要将它们组织起来,形成互联网。如此,大家不但能迅速、准确地找到大家需要的单个要点,而且对所有要点之间的关系有整体的认识,如此在碰到综合类题目时就能应对自如了。

    8.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

    大家在记忆一些要点的时候,一般都会使用反复识记的方法,即一遍一遍地背。事实上,心理学研究表明,将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结合在一块用,记忆成效会更好。举例来讲,当识记完一部分要点之后,合上书,将刚刚所识记的内容在头脑里像放电影似的放一遍。在放的过程中,遇见“卡带”时候,即回忆不出来的时候,再重新识记这部分内容。尝试回忆的办法还可以在你出去散步或者上厕所的时候用:在头脑里问自己几个关于刚刚识记内容的问题,需要自己回答。假如回答不出来,回到自习室后的时候立刻翻看书或笔记将之记下来。这就好比牛反刍那样,虽然将食物吃下去,其中可能有“夹生”的东西,休息时,再把食物回到口腔里,细细地加以咀嚼。

    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,应该注意力高度集中、动脑筋考虑。将所学的常识在大脑中“重现”,使其看上去突出、显眼、深刻,自然起到巩固强化记忆有哪些用途。常常如此回忆,不只记忆力大增,而且还能培养爱动脑筋的好习惯。除此之外,回忆是复习成就的无声表达,假如表达不出来,自然会非常着急地看书、翻笔记,自觉地把遗忘的部分作为重点来看。如此看书和整理笔记就有了更明确的目的,积极性也自然得到了提升。

    9.过度学习150%

    有些同学可能想,为了增加大家记忆的巩固程度,那我就反复地、不间断地记呗。由于俗话说得好:“熟能生巧”嘛!但,考研的要点确实太多了,大家没不可能有足够无限多的时间来进行反复的、不间断的记忆。并且即便有足够无限多的时间供大家记忆,大家也会会发现,记忆成效并不与记忆次数呈单纯的正比关系。研究发现:大家对所学习、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学会的程序后,假如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强化,使学习程度达到150%,记忆成效最好。即过度学习150%时成效最好,假如超越了这个限度,就是非常不经济的,由于过度学习太多,会出现注意分散、厌倦、疲劳等消极效应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学习时间越长,越学习不进来,从而致使“报酬递减”现象,记忆成效自然就不好。

    10.充分合理的利用醒来后和临睡前的时间

    心理学研究表明:在记忆中会出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。前摄抑制是指先学材料对回忆后学材料的干扰。倒摄抑制是指后学材料对回忆先学材料的干扰。相比较而言,一天当中,刚刚醒来的时候大家的记忆将不会遭到先学材料的干扰,临睡之前大家的记忆将不会遭到后学材料的干扰。所以,“醒来后”和“睡觉前”的时间是两个好的记忆黄金时段。睡前的这期间可主要用来复习白天或以前学过的内容。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可知,对于24小时以内接触过的信息,大家能维持34%的记忆,这个时候稍加复习便可恢复记忆。加之不受后摄抑制的影响,识记材料更易储存,会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期记忆。另外,依据研究,睡眠过程中记忆并未停止,大脑会对同意的信息进行总结、整理、编码、储存。所以临睡前的这期间是很宝贵的。早晨起床后,因为不会受前摄抑制的影响,记忆新内容或再复习一遍昨晚复习过的内容,则整个上午都会记忆犹新。

  • THE END

    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,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
专业院校

返回顶部

Copyright©2018-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(https://www.scxhcf.com/)
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-1

  •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

  • 国家人事考试网

首页

财经

建筑

医疗